半夕千秋

磕cp专用,不定期掉落,愿对文字怀有一份纯然的喜爱与尊重。

© 半夕千秋 | Powered by LOFTER

当音乐因过分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卡罗尔与星期二》



 

最后,当生存问题完全解决,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和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的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唯一寄托,他们的这种行为方式也就符合了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观。

——《朝闻道》 刘慈欣


数年前,当第一次读到这篇大刘所写的《朝闻道》时,我便喜欢上了这个故事。我为这其中所呈现的对宇宙真理的追求所深深震撼,更为故事中那一位位敢于走上祭台以生命换取真理的伟人所折服,但直到今日、直到此刻,我依旧不认同大刘所写的这番话——“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和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的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唯一寄托”。

或许是我短视,是我偏执,是我拘泥成见偏安一隅,看不见技术的伟大认不清数据的未来……

但,矫情也好诓术也罢,我还是想说,音乐不会死亡,正如情感永不消融




《卡罗尔与星期二》(《CAROL & TUESDAY》),四月新番,这番的阵容有多强大、制作水平有多精良,我相信只要有关注番剧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网飞投资,渡边信一郎攒局,BONES的20周年纪念作&FlyingDog的10周年纪念作,从作画到声优,再到全球海选的真人歌手……这些无数的动画UP们也讲过吹过很多了,故此也没有必要过多赘述了。

有趣的是,越是在宣传期将作品捧得越高、渲染得越厉害,在其真正开播后带去情感也就越复杂,无论是拔高了对作品的期待、一昧地进行吹捧,还是激起了逆反的心理、进而处处挑刺……这些都会使我们对作品的评价失衡,进而影响我们在观看欣赏番剧时的纯粹感情。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相信不用我例举大家都……没错,就是你脑海中浮现的那个)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复杂的情绪去看的《卡罗尔与星期二》。

但当第一集结束,我发现,原来那些东西都是不必要的。


  • 开篇



开头便用一种告知你结局的方式进行了讲述,自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她们会成功,并且是一种“铭刻于历史的”“奇迹的”成功。这种倒叙开篇算不上新奇,但却莫名使人感触,为什么?因为音乐

轻轻弹奏的乐声空灵而纯粹,配上经纪人沉稳厚重的男声,耀眼的光辉,飘散的金粉,两位少女透亮清澈的眼眸……为这并不算新奇的开篇添上了独属于音乐的魅力,正如这部番剧之后所表现的那样,你或许不能体会到多少兴奋与刺激、深思与狂热,但你一定能收获到一种平和的温暖、自然的感动,以及艺术的魅力。


  • 相遇



这是Carole的第一次演唱,也是无数人开启循环的起始点。这并不是一首悲伤的曲调,却莫名使无数人为之泪目,这是源及一种怎样的感情?或许屏幕外的我们和故事中的Tuesday一样,也说不清吧。


“虽然寂寞,但我想说自己不寂寞。”

“虽然孤独,但我想说自己不孤独。”

屏幕外的我们和故事中的Tuseday一样为之感动,但不同的是,Tuseday在感触外更收获了Carole,这是她们的相遇,她们在此后会成为朋友、同伴、知音、SOULMATE……怎样定义都好,只因她们之间的情感会如同她们的音乐一般纯粹。




  • 合奏




看过的朋友们都知道,第一集这里是一段完全打破了传统方式的合奏戏,通过歌手、声优、演奏师以及相关制作人员的通力合作,将Carole与Tuseday两位少女自错拍到合拍,从曲到词再到一首完整的歌,将整个创作过程生动又完美地演绎了出来。

而这,才是独属于人的创作方式。


时至人类移民火星50年,技术已然进步到覆盖了全世界大范围的文化范畴,单是音乐,AI创作的占有比重便是99%,这实际上是一种足以使人恐惧的涵盖比。

AI基于人类千年来的数据历史,基于无法想象的海量参数进行创作,而在这其中,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参数都是我们人类穷极一生都无法掌握的。

在此Tao说“现代的热门曲目99%都是由AI创作的”,并对Angela说:“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而Angela却回答道:“完全不知道。”

为什么完全不知道?

——“因为实际听上去也没有区别吧。”

我从不敢小觑技术,事实上,自阿尔法狗问世以来,面对铺天盖地的“技术奴隶论”,我甚至偶尔会感到恐惧。而在《CAROL & TUESDAY》的背景下,面对连文化层面都是九成以上的AI包办,人类的创作真的还有意义还有必要,还感觉得出来吗?

有弹幕说:“这样的曲子是没有灵魂的。”

但灵魂到底是什么?这个困扰了古今中外无数伟人的问题,在无数哲理与科幻的作品下,我们假定这种能把每个人与其他物质所区分开的东西真的存在,那又到底是什么呢?


从错拍到合拍,从生涩到熟练,从略显紧张忐忑到完全顺畅自然,Carole和Tuseday一人作曲一人作词,没有酷炫繁复的配乐,没有高深莫测的混响,只一架钢琴一把吉他,两个人一首歌。相比我们现今音乐界就在关注的一系列数据、参数、市场营销、品牌塑造、宣传推广……

她们二人所唱诵的,才更像是真正的音乐。

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人类的艺术。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在一家小小的洗衣店,从一件再日常不过的小事中,唱出了Carole和Tuseday的第二首歌。在Carole开始打拍子、Tuseday开始应和前,我从未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唱出她们的第二首合奏,而后随着Tuseday一拨吉他,场景转换,在优美的旋律与欢快的节奏中,将两位少女的日常娓娓唱来。

自这一幕起,我感觉自己自看番开始的那些——关于生活费用、金钱名利、市场营销、流量表现等等等一系列世俗得有些市侩的忧虑完全是不必要的,伴随着Carole和Tuseday的歌声,我甚至觉得AI技术作曲的另一条线都是不需要担忧的,不是因为主角光环不是因为童话色彩不是因为开篇抵定的“奇迹7分钟”,而是因为这就只是音乐,纯粹的音乐。

由人创作,源自生活,凝结情感

音乐,本身就是人类的艺术。



在大刘的另一部作品《诗云》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彼时已经把人类当作家畜饲养的吞噬帝国(恐龙文明),其使者去朝见宇宙中一个超级文明的“神”时,带去了人类中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认为再厉害的技术也超越不了艺术,就算“神”再怎么强大,就算神能创造出一副李白的肉身,但在诗歌上永远也超越不了李白。

由此,诗人和神定下了“赌约”。

后来神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回归自然、效仿李白,他依旧写不出能超越李白的诗,但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接着,神说:“超越李白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所有的诗都写出来!”

为此,神选择拆解掉整个太阳系(包括吞噬帝国的文明),利用10的57次幂个原子,创造了一片直径一百亿公里的“诗云”,这包含了从过去到未来所能写出的所有的诗,这是终极的吟诗

最后,面对浩瀚的星云,当诗人都开始动摇时,神却说祂输了。

“我写出了它们,却得不到它们。”——神是这样认为的。


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请容我不自量力地想一想,在我看来,当穷尽技术的极限创造出诗云,诗就因为“过分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了。

同样,音乐也是如此。

当AI基于人类千年来的数据历史,基于无法想象的海量参数进行创作时,这种“音乐”便因过分精致和晦涩而死亡了。

音乐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可以欢快也可以忧伤,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可以是两位少女的一拍即合,也可以是洗衣店里随意打出的拍子……

就如同《卡罗尔与星期二》一样,没有那么多的复杂忧虑,音乐或许只是一抹平和的温暖、一份自然的感动,以及一种艺术的魅力。

因为音乐由人创作,源自生活,凝结情感,

音乐不会死亡,正如情感永不消融。

音乐,本身就是属于人类的艺术。




END.


(这番在b站热度贼高,没想到老福特上的关注度不足啊……特意搬过来为C&T添点点儿砖瓦,四月双开!骨头社6P!)



评论(5)
热度(37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